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评论 > 正文
     
 

CarPlay:“苹谷”战场

 
  更新时间: 2014/4/17 点击数: 2137  

 

文/李俊超

 

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突破10亿,虽然今年还会有较快的增长,但增幅必然大幅下降,智能手机市场令人瞠目的高速增长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各领风骚的苹果与谷歌,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随着CarPlay的公布,“苹谷大战”的下一个战场似乎是选择了车联网领域。

 

前段时间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显然是要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所动作,之前发布的“谷歌眼镜”也引领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热潮,而更早就披露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当然也是瞄准了智能汽车的市场。虽然谷歌眼镜的反响并不十分热烈,但是在移动互联网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布局中,谷歌动手明显比苹果更早一些。

 

反观苹果,可穿戴智能设备iWatch是千呼万唤不出来,iTV也只闻雷声不见雨点。苹果对待拓展产品线的谨慎可见一斑,宁可没有,也不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推出用户体验不佳的产品。而这次的CarPlay,从去年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iOS in the Car”的计划,到现在刚刚一年的时间,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CarPlay也仅仅是iOS在汽车上的投射,并非真正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苹果这次是仓促推出CarPlay,相反,我认为这是库克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明智选择,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的妙招。

 

单纯的iOS投射,已经能赋予汽车“智能”的含义。车联网的概念在移动互联网的初期就已经提出来,汽车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入口也早已成为行业共识,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样的汽车才是智能汽车却没有定论。其实考虑到现在车主真实的需求,不管是路线导航、听音乐、听广播,还是通讯,似乎都不需要强大的计算设备,其中的通讯功能又是iPhone的先天属性。通过与iPhone连接,也完全可以实现我们现在能想象到的远程启动汽车、关闭车门、开关空调和远程定位、查看汽车状态等功能。既然可以很简单地赋予传统汽车“智能”,何乐而不为呢?

 

CarPlay可以更好更快地占据传统汽车智能化的市场。苹果公司对于自己的产品一直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乔布斯也说“我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把软件授权给别人装在那些蹩脚的硬件里”。所以很多人想象苹果在汽车领域的策略应该是依靠自己庞大的生态系统打造一个革命性的汽车产品。但是大家不要忘记,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超过十年,据分析到2017年,车辆联网的比例会从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50%以上。这意味着有超过五亿的传统汽车会通过升级改造实现智能化,如此巨大而诱人的市场规模,如果失去这个先机,恐怕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 的标准化进程也将会由别人来主导了。而传统汽车的智能化,通过CarPlay来实现,则充分发挥了苹果iOS生态系统的优势,再合适不过。

 

车载信息系统标准化的迫切需求及车企在技术开发上的劣势使其不得不与科技公司展开合作。苹果希望通过CarPlayIVI标准的建立中占据主动,而掌握IVI标准在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获得未来车联网产业链的主导权。车企自然也不想把主导权让给别人,所以从车联网概念诞生至今,国内外已经有很多车企相继推出自己的车载信息系统,比如OnstarG-bookInkaNetSYNCCarwingsGnetLink等等。这些由汽车厂商推出的车载系统各有特点,又依靠自己汽车厂商的优势各自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但是由于车企各自为政,且技术开发实力有限,使得车联网产业链上不同终端的数据至今难以打通,且用户体验很差,这已经严重阻碍了IVI的标准化进程。一方面科技企业在信息系统的研发上优势明显,另一方车企自己的信息系统又难以成为行业标准,与已经建立了iOS生态系统的苹果公司等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用户体验更好的车载信息系统,对于车企来说,显然成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项。

 

汽车行业的特点使科技企业尚无心也无力撼动车企主导权。互联网已经颠覆了传统手机行业,貌似马上又会颠覆传统电视行业,但是汽车行业却跟手机抑或电视完全不同,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的核心体验必须基于操作系统来实现,这使得软件与硬件设计息息相关。

 

而汽车的核心体验是驾驶舒适而安全,影响这个核心体验不是车载信息系统,而是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所以在手机上,苹果可以依靠对软件的革命性创新来革新并提高硬件的体验,而对于汽车来说,科技公司很难依靠软件的优势大幅提升硬件的体验,在汽车设计上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传统汽车厂商的超越。在制造方面,汽车的制造技术也远非手机能比,难道连手机都不自己生产的苹果会自己建设生产线?如果不自己制造,绕开现在的汽车业巨头,又从哪里能找到靠谱的汽车制造代工厂呢?

 

汽车行业产业链更复杂,各方目前只能选择开放、合作与共赢。在PC时代,苹果的封闭政策输给了开放的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相对开放了iOS,打造出成熟的生态系统,而面对更加开放的安卓,孰胜孰负还未可知。如今面对产业链更加复杂、行业壁垒更加坚固的汽车行业,恐怕也唯有开放才能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更何况,车载信息系统只是汽车产业链条的一环,不能说不重要,但至少从目前来说还不是最核心的一环。正因如此,坐拥产业链鳌头的汽车企业才不像传统手机企业或者电视企业那样面对互联网企业的进逼而惶惶不可终日,这也使得当前汽车企业愿意跟科技公司尝试合作,至少在初期愿意通过合作来打造共赢的局面。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