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产经视点 > 正文
     
 

陕鼓集团:能源化工领域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绿色先锋

 
  更新时间: 2025/10/15 点击数: 53  

陕鼓集团:能源化工领域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绿色先锋

在恒力石化大连产业园,全球单线最大的顺酐装置轴流压缩机组静静运转,这套由陕鼓量身定制的高效节能系统,每年可减少数万吨碳排放,成为这家民营化工巨头镶嵌在东北振兴厚土上的“石化瑰宝”。

渭南陕鼓气体有限公司的两套空分装置入选陕西省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这两套四万等级的空分设备集群,每年可稳定产出氧气5.7亿立方米、氮气6.4亿立方米。2024年助力用户化肥化工产品完成年度计划的118.07%。该项目全面对标国际气体标杆企业,不仅实现高效益产出,还为用户提供工业气体的项目咨询、工程设计、工厂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全过程服务。

这些数据背后,是陕鼓集团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的战略蜕变。

几十年来,陕鼓紧跟能源化工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聚焦能量转换领域主责主业,构建起智慧绿色的系统解决方案,为能源化工行业注入绿色新动能。

战略重塑:从单一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陕鼓积极把握国家大力发展石化行业的战略机遇,准确识别到石化产业对高效节能装备的迫切需求,迅速组建专业化营销团队,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成功承接辽河石化、金山石化、武汉石化等一系列重大装置改造项目,为实现国产化重大装备的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回溯到世纪之交,国内装备制造业竞争加剧,陕鼓决策层敏锐洞察到制造单一设备的局限,开始探索战略转型新路径。这一转型不仅契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方向,更体现了陕鼓“聚焦主责主业”的战略定力——始终围绕能量转换设备的核心能力,延伸服务链条,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跃升。

源于制造,超越制造。二十多年来,陕鼓加速推动服务型制造转型,逐步形成以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设备、EPC、服务、运营、金融、智能化等增值服务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能源化工领域,陕鼓不再满足于提供单一设备,而是深入能源化工生产全流程,从工艺优化、能源管理到智慧运维,提供全生命周期系统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是直击用户需求点,为用户解决切实的设备管理、工艺优化、能源管理等痛点问题。这一战略转型使陕鼓牢牢占据产业链高端。

硬核创新:深耕主业打造“大国重器”

陕鼓的服务型制造转型,始终围绕能量转换设备领域的主责主业展开。陕鼓坚持以绿色低碳系统方案助力我国新型分布式能源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含新量”、发展的“含绿量”、品牌的“含金量”不断攀升。陕鼓已累计为全球石油、化工、冶金、空分、电力、能源等领域用户提供陕鼓高效节能产品15000余台套。

陕鼓在全球布局了5个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通过大力推进“揭榜挂帅”机制等激励,持续催生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果:

在轴流压缩机领域,陕鼓轴流压缩机作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累计产量已达2600余台套,居全球第一;创新研制的工业用AV140轴流压缩机组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居全球工业压缩机领域全新高度;为恒力石化60万吨/年BDO项目研制的全球单线最大顺酐装置轴流压缩机组成功下线,巩固了陕鼓在顺酐领域100%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陕鼓创新研制的工业用AV140轴流压缩机组,居全球工业压缩机领域全新高度。

 

在化工行业关键装备领域,陕鼓的成绩同样亮眼:陕鼓创新的大乙烯三机、大空分机组、大合成氨三机、大型硝酸机组、大型PTA配套机组、顺酐市场领域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国内第一套硝酸装置“四合一”机组、第一套PTA装置机组、第一套丙烷脱氢装置轴流压缩机组、第一套全国产化LUMMUS工艺丙烷脱氢全套机组、第一套硫磺制酸装置机组……催化裂化机组市场占有率达98%;硝酸四合一机组市场占有率95%以上;丙烷脱氢机组配套全球首套最大规模装置……

陕鼓攻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核电技术关键装备“立式干气密封氦气压缩机研制”,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陕鼓全新型“3H轴流+离心”复合式10万Nm³/h等级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具有级数少、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整机运行效率优、体积和重量降低等显著特点;陕鼓首创的“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入选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项目,并获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

陕鼓的创新研发从未止步。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陕鼓为世界首台(套)3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提供的双线四段八套大型压缩机组全部一次试车成功,顺利并网。陕鼓已完全具备从中温到高温、从小型10MW到大型660MW不同工况要求压缩空气储能核心设备业绩,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全覆盖,陕鼓压气储能技术和方案已在多个世界级项目中应用,压气储能业绩总量超1000MW。其中不乏创造三项世界领先的湖北应城300MW压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全球首台(套)300MW人工硐室压气储能项目、全球最大规模350MW盐穴压气储能项目等全球首台(套)突破项目。

 

陕鼓为全球首套非补燃型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提供核心装备压缩机组。

 

陕鼓为实现石化领域关键核心设备国产化,于2010年开始进行大型乙烯三机的技术研发工作,百万吨等级乙烯三机机组方案已成功于2023年2月通过了行业内院士、高校、设计院和用户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审查。2024年已成功实现出口国外150万吨/年乙烯装置丙烯、乙烯机组业绩。

面向天然气管线领域,陕鼓与欧洲研发中心开展高效模型级、高精度天然气物性程序的联合研发,机组效率高,技术先进,可提供以燃气轮机、普通电机、高速电机等不同驱动方式的支干线各类机型。

 

陕鼓研发的天然气管线压缩机组应用于“西气东输”工程。

 

公司开发的海上平台天然气压缩机组,产品覆盖海油湿气预增压、湿气、干气等各类型离心压缩机,以国际先进水平气动方案、高度集成化橇装方案,机组紧凑占地小,针对海洋环境高湿、高盐的腐蚀特点选材及涂装能力,可实现“一键启动,无人值守”,打破了国外产品在海洋平台离心压缩机组的垄断,推动船用市场、海工市场的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陕鼓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持续赋能客户降本、降碳、增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重提升。

智能服务:数字赋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走进位于西安临潼的陕鼓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全球各地用户设备的运行状态,是陕鼓攻克能源化工行业能效痛点的核心技术平台。工程师轻点鼠标,全球各地用户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呈现屏幕。目前,陕鼓累计已在8000余套大型设备上配套安装远程监测系统,覆盖石油、化工、空分、冶金等多个领域。

智能化是陕鼓服务型制造的关键支撑。公司构建了“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过程智能化”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发展模式,建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远程故障服务监测系统和服务智能化平台。陕鼓的智能服务已拓展到13种模式,包括分布式能源装置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及远程在线智能诊断、AR工业服务支持等。这些服务确保用户动力装备的安全、高效、长周期、低成本运行。

服务型制造的“陕鼓智慧”

陕鼓的转型之路,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核心在于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在深耕能量转换装备的基础上,沿着产业链延伸服务价值。

陕鼓的实践表明,服务型制造不是放弃制造,而是“源于制造,超越制造”。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双轮驱动,陕鼓将设备制造优势转化为系统解决方案优势,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强大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使陕鼓能够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到系统解决方案商的转变。

陕鼓的转型之路,印证了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战略价值。从单一设备制造商蜕变为系统解决方案商,陕鼓用“硬技术+软服务”的组合拳,为中国能源化工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陕鼓方案”。(来源:人民周刊网)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供稿]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