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独家 > 正文
     
 

上阵夫妻档 十天才回家

 
  更新时间: 2021/8/3 点击数: 584  

上阵夫妻档   十天才回家

 图文/李瑞超、李明、汪弋淞

 

人物介绍苏志航,2011年9月入伍,2012年12月入党,河南许昌人,曾任排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部长。曾参加重庆高新区滑坡抢险、长江5号洪峰过境重大任务,2020年获安能三局优秀党务工作者。 

有人说,重逢是件浪漫的事,可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平时工作远隔渝豫两地,三年分居很少见面。这次郑州抢险,虽然他们相距仅两公里,但各自战斗在抢险最前沿,八一建军节这天,这是苏志航连续10天10夜抽排水后,疫情给他们放了个“小假”,他终于回家与夫妻团聚了。


01郑州遇灾,他千里驰援

7月21日上午,中国安能三局重庆公司的苏志航,接到基地抽调人员去河南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作为第一梯队成员奔赴河南抢险一线。

1300公里,17个小时的车程,担心是最漫长的事,一路上看电视、看手机,都是河南受灾的事,断水、断电、断路……视频里那些绝望无助的受灾群众让他内心一阵阵疼痛,久久不能平静,一路无眠。

水中移动设备

检查设备长时间泡在水中

7月22日凌晨三点半第一梯队到达郑州,经过短暂休整后,便前往郑州市京广南路隧道北出口和漏空段开展排涝工作。


02昼夜奋战,他忘我战斗

京广路南隧道长1.9公里,是这次安能参加京广路隧道排涝任务中最长的一段。苏志航的排涝组有6人,2台龙吸水装备,人手不足,他作为重庆排涝组临时负责人,既要对接当地工作人员,确定具体位置,协调设备摆放等前期工作,也要和队员们一起铺设水管,时刻关注抽水口水位变化,同时还要负责物资保障协调和其他工作。苏志航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他都感觉不累。

苏志航现场指挥

为了保证排涝作业效率,苏志航跳进齐膝深的积水区操作设备,加长管子,洪流带来的积水浑浊不堪,可能还混杂着许多细菌病菌和未知的危险。上岸后他的运动鞋就变成了水鞋,走过的地方留下一长串水印,为了节约时间,就在干燥地面上使劲跺脚震一下,鞋子里的水就“噗”的一声从各个孔洞中迸出来,像个小喷泉。高空式排水,不安全因素多,需要上下两边随时沟通协调,就这样下水上岸,下水上岸,反反复复一整天后,苏志航的双脚被泡得发白发皱,部分地方还透着紫。

附近老百姓自发组织为队员们送饭菜

最长连续工作两天一夜,三天睡了6个小时,连续高强度排涝作业后,队员们身体和精神都开始疲劳。他们的辛苦和无私奉献,附近老百姓看在眼里,自发组织为队员们送来的热腾腾饺子、饭菜、矿泉水、西瓜等食物,他们吃饭总是狼吞虎咽、争分夺秒,简单地吃几口,又急忙投入战斗。


03夫妻并肩,他十天才回

就在7月26日京广路全线排涝结束后,苏志航又接到了任务更重郑东新区排涝任务,郑东新区永盛西路与贺庄路交叉口,这个地方淤泥特别厚,杂物特别多,水也更加深,上级对时间要求特别紧,排涝工作难度和强度很大。

苏志航的妻子崔芳是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城西供电部的员工,负责服务高压用户。灾情发生后,铁路局调度、通信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崔芳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就来到位于市中心的郑州市铁路局指挥中心,在灾情最严重的京广路陇海路交叉区域承担供电保障任务。


苏志航的妻子崔芳在抢险中

因为各自工作原因,丈夫在重庆,妻子在郑州,分居两地远隔千里。没想到,这次夫妻俩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一个紧张排涝,一个保障供电,工作地点近在咫尺,却只能在电话里相互慰问和守望。

有人问,“苏志航,你老家受了灾,你妻子又在附近,为什么不回家去看看?”“我啊,现在就想着多抽一点水,抽快一点,再抽快一点,让郑州人民好起来,真的,我其他啥都不想。”苏志航说。

“你连续接了两个任务,工作十天了,不累吗?”

“白天工作太阳大,气温高,在隧道里抽排水,湿气重,刺鼻的味道让上十分难受,队员们还在水里拖动长达30米,直径300毫米的排水管十分吃力,有的队员脚已被水泡肿,也顾不上休息,不累是假的,我作为安能的一名抢险队员,不能退缩,更不能临阵脱逃。”

八一终相聚

7月30日深夜,又连续工作了5天,终于完成了郑东新区排涝任务,这时,苏志航才急匆匆赶回家,与妻子团聚,准备与家人过一个快乐的八一建军节。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