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能源是未来的方向

 
  更新时间: 2015/7/20 点击数: 2823  

新能源是未来的方向

/高山


 

懂得了利用火,人类开始告别茹毛饮血的历史,向文明迈出了第一步;明白了如何使用电,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开始迈上新台阶,逐步走进电气时代。能源,不仅是世界万物生存的倚仗,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今天,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在发生的能源革命,将注定改变社会发展进程,伴随新一轮产业革命,让社会再次实现新的飞跃。

 

能源替代,产业革命的驱动力

 

能源,被称作经济发展的血液,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驱动力。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经济转型的背后,都离不开能源的推动。

1819世纪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大机器生产取代人的手工劳动,人类步入机械时代。蒸汽机的背后,是煤炭对木材的替代,推动产业前进的驱动力由以木材为主的植物能源过渡到了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可以说,是煤炭推动了近代工业文明的第一次飞跃,与此同时造就了当时视煤炭为“制造业灵魂”的英国的崛起。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应用为特点,电气、钢铁和化工三大技术,汽车、飞机和无线电三大发明,改变着社会面貌。电力应用的背后,是石油的崛起,它促使内燃机取代蒸汽机,催生了现代工业。石油成为最基本的燃料来源,不仅引领交通新纪元的到来和化工业的发展,还促成了美国的兴盛。

煤炭替代木材,推动着机械时代来临;石油崛起与煤炭并行,则推动电气时代前进。两次产业革命的进程表明,能源替代是产业革命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能源革命,改变世界运行之源

 

今天,人类又一次站在了能源替代的十字路口。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让世界经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人类需要改变,人类也有能力改变。一场新能源革命,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徐徐展开,它不仅会促使现有能源发展思维、体制机制以及技术路线的变化,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模式,还会影响信息、材料、生物等领域产业的变革,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向前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提出者——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认为,新能源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未来30年内,一些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前沿的国家将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开启生活方式、商业模式乃至社会结构的新时代。

最近几年,多国政府纷纷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推出符合自身国情的新能源发展规划。2009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任之初即推出“能源新政”,计划通过设计、制造和推广新的切实可行的“绿色能源”来恢复美国的工业;欧盟在近些年始终如一地强调绿色创新和投资,先后推出欧盟“2020能源战略”和欧盟“2050能源路线图”,将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目标化:到2020年,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20%;到2050年,在全部能源消费中,新能源比例最高将达到75%;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也在近些年先后推出各自的新能源发展计划,以求在新能源革命中不落后于人。

何谓新能源?简而言之,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皆可称为新能源,而在大多数国际组织或会议中,都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一个整体分类来表述。因此,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都可列为新能源。虽然各国政府新能源发展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但皆以环保和可再生为条件,使得可持续性成为未来能源的一个特质。

 

新型能源,还给世界更多晴天

 

过去300年人类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此前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同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远超过去,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人类已别无选择,新能源的普及使用是唯一出路。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核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为各种新型能源的发展应用奠定了基础。

电力作为增长最快的终端能源形式,对于减少全球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份额至关重要,而这一领域也是新能源的一个最大用武之地。其中,风能被普遍看好,被看作是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69吉瓦(1吉瓦为10亿瓦特),增长明显。可与风能相提并论的是太阳能。

目前全世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77吉瓦,虽然发电总额尚未达到全世界发电能力的1%,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除风能和太阳能外,其他清洁能源如生物燃料、核能等的潜力也不容忽视。

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2014》报告指出,到2040年,新能源在世界能源供应结构中的占比将与石油、天然气、煤炭平分秋色。虽然通向2040年的过程不会平顺,但至少我们已在路上。

|责任编辑:云龙 mdn802@126.com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